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汇集
建设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各级政府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海外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海外中小老板的投资 | 大力扶持本地籍在本地发展的老板的发展 | 客家籍老板之间客家地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 发展重点产业集群 | 龙头企业、大项目、重点项目带动 | 千方百计吸引高新科技人才到本地创业,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 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 | 大力促进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不断快速进步 | 选择发展自主研发自主技术型零部件元器件产业 | 发掘、发挥客家和本地人文优势,带动、促进经济发展 | 搞好城市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工作,带动经济发展 | 搞好城镇化、专业镇规划与建设 | 保护、规划、建设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 客家特色山区特色旅游业,产业化农业 |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客家山区具有独特比较优势的产业 | 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园区 |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 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 |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周边发达经济圈 | 主动争取央企、省企投资大中型项目 | 争取政府专项资金、专项计划项目 | 争取各种非政府基金 | 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共同发展 | 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转移就业 | 发达市县及省政府部门等对口帮扶 | 同等条件下当地政府优先采购本地产品 | 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 主动争取国内的非客家籍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港澳台、国外的非客家籍华人华侨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美欧日的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大企业的投资 |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 工业化发展战略 |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 请本地及本地籍百姓献计献策 | 请科学家专家教授工程师调研指导 | 参观、考察、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地区的做法,避免失败教训 | 抓住国家、省实施重大发展政策机遇,实现大发展 | 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大力改造和跨越式发展传统经济
梅州:为绿色崛起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5 月 28 日 11 时 4 分 44 秒  
来源: 梅州日报   2009-11-5 10:07:00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的荣誉已载入梅州史册,今年1至9月全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数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中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2007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反腐倡廉重大决策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落实责任:形成“横到底、纵到边”格局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按照“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围绕服务“三名城一基地”建设来展开,朝着“尽心尽力而问心无愧,尽职尽责而问责无过”的队伍建设目标来加强,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在落实党廉责任制工作中,我市按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成立了市委书记刘日知、市长李嘉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梅州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职责,做到书记、市长既抓发展第一要务又抓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其他班子成员既抓业务工作又抓党廉建设。每年年初,市委召开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会议,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分工部署,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112项任务分解到32个牵头单位和53个配合单位。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责任制落实到下属单位,延伸到基层。全市已将党廉责任制延伸到2040个村委、196个居委、1418间学校、142家医院、1677个基层站所、3047个股室,延伸率达到100%,形成了“横到底,纵到边”的工作格局。

  夯实教育:构建特色鲜明教育体系

  依托梅州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四基地一论坛一内刊”为主体的反腐倡廉教育“411工程”。四基地就是在市委党校建立“三纪”教育基地,在嘉应学院建立廉洁文化研究基地,在梅州监狱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在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李坚真纪念馆建立“红色爱国廉政教育基地”。“一论坛”就是与福建省龙岩市、江西省赣州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红土清风”论坛。“一内刊”就是市纪委内部刊物《航标》。“411工程”的构建,为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提供了宽广平台。

  不断拓宽教育覆盖面,把过去廉政教育主要集中在党员干部,变为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兼顾普通群众。每年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民主生活会和党校培训班开展廉政专题教育,抓好一年一度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定期聘请专家举办“开放梅州论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廉政意识。开展“我爱我家”家庭廉洁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参加学习交流座谈会、听反腐倡廉教育讲座、观看“正气”廉政专题文艺演出等,对各级领导干部及配偶开展温馨入耳的教育。在全市最大的公园剑英公园建设廉洁主题景观——“正气园”,汇集客家先贤事迹、廉洁从政理念、廉政格言警语,让广大市民在休闲活动中感受廉洁文化。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作出“是件有创意的好事,应给予支持”的批示,并亲笔题写园名。结合客家乡土教育、客家名人事迹和客家廉政故事,制作播放专题片,发送廉政格言短信,编辑出版《客家思想道德教育谚语》、《客家廉政山歌集》……在全市营造起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

  创新制度:推进源头预防腐败工作

  坚持以制度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廉洁从政制度155项,规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行为,理顺开展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关系。出台《梅州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办法》、《建设工程项目捆绑打包公开招标制度》等规定,深化土地交易、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四大要素市场改革。深化干部人事、行政审批、教育医疗卫生、投资等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预防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率先在全省出台团代表直接推选团委书记的《实施办法》,选任了2名团市委副书记、6名团县委正副书记,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单位;公开推荐选拔3名市直单位副职,公推选拔8名市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挂任县(市、区)委常委、兼任镇党委书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040个村委会、196个居委会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全市111个镇(办事处)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100%的村(居委会)实行了村账镇代理制度。农村党廉信息公开平台覆盖97个镇1824个村,实现互联网、手机短信、114查询等多种形式公开,提前一年半完成省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强化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有道是:惩治之手一定要硬,预防之手决不能软。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各项廉政法规,在干部任用、财务管理、工程招标、出国(境)管理和小车配备等方面加强监督,着力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同时,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专项监督,严格检查各级各部门实施“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战略、建设“三名城一基地”的情况,结合市委市政府开展的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大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监督,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山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楼堂馆所建设、单位“小金库”的专项检查,减轻公共财政在公务活动上的负担。2007年以来,全市只保留一项评比项目,纠正在建楼堂馆所项目6个,检查了261个市直单位的补贴发放情况。今年1至9月,全市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同比下降10%,购置公务用车资金同比下降39.78%,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同比下降55.68%,举办由财政出资或以党政机关名义主办的晚会、展览、庆典、论坛活动的费用支出同比下降80.52%。

  弘扬正气: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大兴实事求是之风,以干实事求实效为目标,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2003年以来,我市连续六年组织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和机关作风监督员等,对市直80个局级单位、33个A类单位属下的科室和窗口部门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促作风好转,并全面延伸至各县(市、区)和各镇(办事处)。同时,开通“行风热线”,分期分批组织市、县(市、区)直单位一把手上线,接受、解答群众咨询和投诉,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517件,办好事实事1620件,减轻群众负担3256.53万元。抓好机关“服务窗口”的建设,去年把所有行政机关的办事大厅纳入电子视频监控,促使机关树立“人人是窗口”的理念。结合实施“双转移”战略,率先在村级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三百”服务行动(即在全市104个镇,办104个班,每班100人),在镇政府或村委会办班培训农村劳动力,设场招聘农民工,共办班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次,转移就业农民工33万人,有效地帮助农村基层解决就业难的突出问题。

  注重从接待来信来访、媒体沟通等方面,促进干部与群众交流。扎实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接访和督查督办。并开通“书记网谈”,市委刘日知书记通过与在线网民交流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制定下发《市政府工作部门局长(主任)接访群众工作方案》,各部门一把手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抓好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分工,直接接待上访群众和落实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在报社、电台、电视台三家新闻媒体开设“记者亲身感受机关作风”栏目,专门设置报料电话,成立明查暗访报道组,进行“不打招呼”的明查暗访;依托市政府网站开设“梅州民声”网络专栏,在全省率先建立网络民声快速反映机制。这些渠道,通达了民意,促进了问题解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丘利彬 史季莲)